中研院院士、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感傷,此事接在台大生化所傳授郭明良團隊論文造假案以後,「對台灣的形象雪上加霜」;也質疑中研院、科技部與教育部,「從前次的教訓(指台大案)中學到了什麼?」
曾志朗默示,兩案對照,可以發現台灣處裡論文造假等學術倫理問題「不敷專業」,既缺少查詢拜訪權,也沒有撤稿的懲辦機制,對學者缺少「警告」結果翻譯
此外,俄大公布調查陳述後要求「當即撤稿」,但台大郭明良案官方查詢拜訪呈文一年前出爐,11篇造假論文迄今只有2篇撤稿。蔡孟利形容台灣這類查詢拜訪方式如同「黑心產品被踢爆了,產品還在架上銷售」。
宜蘭大學生化系傳授、台灣「科學月刊」前總編纂蔡孟利比較台大與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查詢拜訪方式,指出美方第一時候封閉嘗試室查扣證物,台大倒是要涉嫌學者本身提供證據。
「科學」期刊引述調查報告指出,陳慶士在2014到2016年揭橥的8篇論文中,有14處「偏離了圖象處置和圖形生成公認的做法,並成心竄改數據」,查詢拜訪委員會建議陳慶士和配合作者「立刻撤稿」這8篇論文翻譯
「萬國翻譯公司們必需從頭建立全球對我們的決定信念。」曾志朗認為,顛末這兩次論文醜聞事務,台灣必需重新建立起「台灣學者是可信任的研究者」形象,當務之急是設立建設一套完整專業的學術倫理查詢拜訪軌制。蔡孟利則直言,依現行軌制,「再産生一次陳慶士事件,台灣依然沒有查詢拜訪能力。」
俄亥俄州立大學公布的查詢拜訪陳訴長達75頁。曾志朗說,從陳述中可以知道,造假案爆發後,俄亥俄州立大學第一時候封鎖實驗室、查扣電腦等證物,相關藥廠也一併磨練調查。陳述出爐後於網站上通知佈告並要求當事人「當即撤稿」,校方也要求追回研究經費翻譯對照喧騰一時的台大論文案,「台灣做了什麼?」
他透露,二月底台北舉辦亞太地區研究誠信網絡大會時,俄亥俄州大學學倫委員會主席特殊來加入,還問起郭明良案台大的處置體例翻譯
本文出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4/3063639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萬國翻譯公司02-23690931